頸部腫塊! 我該看哪一個科別?我該怎麼辦?

頸部腫塊! 我該看哪一個科別?我該怎麼辦?
自由時報:頸部腫塊,竟是肺腺癌上身

 


 
●案例分享

68歲的陳太太退休後,在家過著含飴弄孫的生活,但最近洗澡時,摸到頸部有腫塊,因初期並無疼痛感,起先她不以為意,甚至以為是落枕引起。幾週後,右邊脖子腫得越來越大,嚇得陳先生趕緊拖她到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經詳細的病史與理學檢查後,無發現任何異狀,懷疑可能是肺部病灶。於是安排陳太太做胸部X光檢查,果然在胸部X光片中發現右上肺部有一個明顯的白點,立即會診胸腔內科醫師安排檢查,然後由耳鼻喉科醫師執行頸部腫塊切片手術後,確診為肺腺癌,目前正轉由胸腔內科追蹤治療中。



●突然發現頸部有腫塊,該看那一科別呢 ?!

醫學分科上,頸部問題是屬於耳鼻喉科的範圍,在醫學中心裡如有頸部問題都是會診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檢查的。

耳鼻喉科不是都在看感冒而已?!錯錯錯!!!! 耳鼻喉科的全名其實是「耳鼻喉頭頸科」,訓練過程是屬於外科系的,每天都會開很多刀,住院醫師訓練五年的過程中處理了大量的口腔癌或喉癌合併有頸部轉移的患者,所以耳鼻喉科在訓練過程中對於「顏面部的解剖構造」與「頸部的解剖構造」是很熟悉的喔。



●無意間發現頸部多了一顆腫塊,我該怎麼辦 ?

七八成的民眾都曾經有突然發現頸部有腫塊的狀況,這時候你應該去看耳鼻喉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在專科訓練的過程中接受了顏面頭頸部位的專業外科訓練,所以對於顏面部及頸部的解剖構造都相當熟稔,大家所知道的口腔癌、口咽癌、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等等疾病都是由耳鼻喉科醫師所負責治療的,大醫院裡面凡是有頭頸部問題也都是會診耳鼻喉科所進行處理的喔!

有哪些事情是在看耳鼻喉科醫師之前可以先了解的呢,可看以下內容:



●頸部腫瘤 3 種常見原因:

發炎腫脹引起: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因人體遭受外來病原菌感染,使頸部淋巴結的淋巴球群抵抗外來病菌,導致淋巴結腫起形成腫塊。 先天性尚未退化的組織: 以小朋友為多數,通常可藉由手術徹底切除。 腫瘤(良性/惡性): 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塊包括甲狀腺腫塊、脂肪瘤、血管瘤等;惡性腫瘤除了淋巴瘤外,最常見為轉移性的腫瘤,例如原發部位在頭頸部的鼻咽癌、口腔癌、喉癌、下咽癌、副鼻竇癌等,或從頸部以下轉移過來的肺、支氣管、腸胃道、乳房,甚至泌尿道腫瘤等。



●耳鼻喉科醫師會做的 3 件事情:

1. 詢問詳細的發病過程及初步的身體理學檢查,腫塊長的位置、大小、與軟硬性質都是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判斷的一個重要參考 。

2. 抽血、或給予抗生素、或者觀察一至兩個月 (可以幫助判斷是否為發炎所引起)

3. 考慮進一步檢查:影像檢查例如電腦斷層、病理檢查例如細針抽取細胞化驗 (甚至是頸部腫塊切片手術)

 




 
●3項重要的訊息可幫助診斷:



1. 年紀及是否有煙酒習慣:

年紀越大及有煙酒習慣者,腫瘤的可能性會上升; 反之,年紀很小,先天性尚未退化的組織的可能性會較高。一般來說,15歲以前的小朋友,先天性腫塊的機會比15歲之後的多。而15~40歲的成年人則是以發炎性腫塊的比例最高。如果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那麼一定要排除是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2. 腫瘤的特性:

已發現多年且腫塊沒有什麼變大,是良性的機率比較高; 腫塊快速變大則可能是感染發炎所引起,也可能是快速增長的淋巴癌。



3. 其他的症狀:

合併疼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耳朵疼痛等等症狀時,會提高腫瘤的可能性,需更加留意。 確切的診斷建議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員來處理,民眾初步了解就好喔!

 

 




 

關聯文章

  • 診間器械介紹-頸部超音波
    診間器械介紹-頸部超音波

    Date:2025/02/20
  • 扁桃腺發炎未即時治療,小心變成致命的深頸部感染!
    扁桃腺發炎未即時治療,小心變成致命的深頸部感染!

    「醫生,我扁桃腺發炎,喉嚨好痛!」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生來診,說話時不但大舌頭說不清楚,呼吸也感覺有點喘。他敘述自己經常感冒、喉嚨痛,所以習慣直接購買成藥來吃,沒想到這次怎麼吃藥都都沒有效。如此不舒服

    Date:2025/02/20
  • 頸部摸到腫塊!我我我…得癌症了嗎??
    頸部摸到腫塊!我我我…得癌症了嗎??

    莫驚慌,頸部出現腫塊的原因有很多,癌症(惡性腫瘤)只是其中一個可能…
    臨床診斷會依年齡、發生時間、腫塊質地與腫瘤生長區域來鑑別,可分為先天性、發炎性與腫瘤性,其中年齡是幫助診斷的重要參考

    Date:2025/02/20
上一篇 回列表 下一篇